http://www.sjhsw.com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10692
近几年来,我一直重视研究重庆等地所谓“姒改何”世系。今日,看到我们九井堂江西共青白(上半部为“鹿”,下半部为“京”的一个字)里的伯瑀公的支系,其第九代“大授公”,年代为宋代。忽然想起,所谓姒改何世系中“宋大受公撮修何氏历代谱序”的说法,与其中的“大受公”怀疑是同一个人。我查了查年代,竟然差不多,按江西九井堂家谱“大授公”生于公元1134年,与姒姓改何姓说法的对应大受公年代差不多。再仔细看看姒改何世系,其第119代为北宋名将何继筠,之后又有其子何承矩。如果仔细看过江西九井堂何氏家谱,我们就会发现,何继筠(瑞昌谱称为“均政公”)、何承矩(瑞昌谱称为“孟贵公”)的墓均在江西九江瑞昌市,可以去九井堂何氏网站看看!
何承矩(瑞昌谱称“孟贵公”)之墓http://www.jjths.com/ReadNews.asp?NewsID=369
何继筠(瑞昌谱称“均政公”)之墓http://www.jjths.com/ReadNews.asp?NewsID=368
何承矩之子(瑞昌谱称为“龙凤公”)之墓http://www.jjths.com/ReadNews.asp?NewsID=371
再仔细看看江西瑞昌九井堂家谱,由何继筠(瑞昌谱称为“均政公”)、何承矩(瑞昌谱称为“孟贵公”)上溯,其先祖乃是九井堂支系偕公(偕(字仲元)——巩——景元——容远(字涵万)——伯滨(字舒纶,号用川)——政(字公甫)——祖瑀(字振夏)——汝撝(字功献)——美晖(字日明,亦名世发)——均政(讳继筠,字光耀)——孟贵(官讳承矩,字文美)),而偕公支系下的江西共青白(上半部为“鹿”,下半部为“京”的一个字)里之下的第九世有“大授”(详见附件:九井堂有关“大授”的世系记载),很可惜这个支系的记载不完整,这或许倒与重庆涪陵何氏家谱提到的大受公之时家谱毁失吻合了。 如果重庆涪陵何氏世系确实为何继筠、何承矩的后人,则其实际上应该属于我姬韩何家族江西九江瑞昌支系无疑!情况基本就清楚了, 姒改何世系中“宋大受公撮修何氏历代谱序”的“大受公”,实际应该就是上文提到的九井堂江西共青白(上半部为“鹿”,下半部为“京”的一个字)里的第九代“大授公”,只不过可能该谱或九井堂家谱把何继筠、何承矩的上几代接错,但毫无疑问都是出自偕公,仅此而已。
此外,在很久以前我就注意到,何菊明宗亲在“庐江何氏源流与世系初探”一文多次提到,姒改何的家谱在明代以前的所有世系,仅仅来源于1644—1654年期间所得到的何奉先(自湖北黄州迁贵州)族谱,而湖北黄州(今日湖北黄冈一带)正是瑞昌九井堂支系向外迁移较早的重要传播地,该地九井堂何氏子孙众多。很可能黄州该宗亲后人在以后毁失了部分家谱,而导致错接。
希望重庆何氏宗亲认真对待我的这一认识,能够组织到江西九江瑞昌市进行考察!
同时,我也很希望我们江西九江瑞昌何氏宗亲能够前往重庆涪陵考察,促使那边的宗亲们尽快改祖归宗!
评论